资源环境学院

支部掠影

2016年度先进党支部-环境系教工党支部

2018-03-26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1999年9月,现有中共党员19名,其中正式党员19名。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支部全体党员积极贯彻、执行了学校和资源环境学院两级党委的各项要求和任务;积极以各种渠道下发、研究、完成了学校和院党委的政治学习任务;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团结以支部教工党员为中心的全系老师;积极配合系、所领导工作,与全体老师一起共同营造了一个凝心聚力、和谐奋进的“环境之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堡垒型党支部的作用发挥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党对基层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党的执行力的重要因素。环境系教工党支部所有党员均为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工,立足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促进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稳步前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支部党员老师获得了“隆基教学骨干奖”、“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校级“优秀班主任”5人次等多项奖励和资助,这正是支部所有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践行表率作用的具体体现。

学习型党支部的制度建设

环境系教工支部在坚持“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党内学习、民主生活、组织活动方式和机制。按照支部建设要求和学校、学院党委各阶段党员学习任务要求,支部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自学加学习体会、集体学习和讨论、观看录像等。2014年10月支部组织学习了柴生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党员老师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榜样是传递精神和信念的,更确切地说,是传递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奉献精神和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个人发展了,一个集体才能发展,反过来也会给个人带来更多机遇和更高平台;没有这种精神和信念,就像茫茫沙漠,一颗沙粒就算如何夺目,也缺乏平台来施展。”2015年4月,支部结合系、所发展,邀请了三届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和群众教师一起开展了“凝心聚力,建功立业,建设和谐奋进大家庭”为主题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2016年4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式开启,支部组织党员“逐字逐句”读党章,“网络微课”得解释,并要求各位党员把党的基本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爱型党支部的团队组织

“让党支部成为一个温暖的家”一直是环境教工党支部奉行的原则。在支部所在的集体中,有很多老教师,他们在教书、育人、科研,等工作方面都恪守职责,为人师表,甘于奉献,是每一个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但是由于工作时间问题,老师们之间的交流、讨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样势必在榜样树立和学习方面缺乏直接的接触,榜样的力量所影响的范围相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老师一留校就在一种相对没有限制、相对没有人引导、相对没有人标榜的环境下生根,发芽和开花。鉴于此,支部一直创造各种机会加强教师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如利用系工作会议、qq群、微信讨论组等方式,促进了老师们的关系,取得了很好交流效果。2016年3月27日,党员黄韬老师由于患“急性脑膜炎”住院,经历了病危、重症监护、失聪,到目前的出院观察(耳聋仍未治愈),支部所有老师的心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随着他的病情而波动。两周一次的支部学习会之后,哪怕只是在重症监护门口的一瞥也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行动。

这样一个团结、敬业、友善的集体,就是资源环境学院环境教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