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就业座谈会暨第十四期就业主题团体辅导顺利举行

2025-05-22

毕业季,选择的十字路口如约而至,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职场?是扎根西北,还是奔赴远方?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自然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们有着各自的思考与抉择。为倾听心声、答疑解惑、共谋未来,5月21日下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举办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就业座谈会暨第十四期就业主题团体辅导。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魏可染老师,自然地理学科点秘书李兴远老师,研究生辅导员李楠老师出席会议,与2025届硕士毕业生共话就业之路。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班团建设中心张继同学主持。

师生围绕毕业生当前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自然地理专业2025届毕业生中已有13人明确就业去向,其中进入科研单位、中科院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各级人才引进计划的毕业生占比较高,也有部分同学尚处于择业阶段,正在积极探索发展方向。

魏可染老师在会上指出,就业数据是一种“群体性大概率”的统计现象,但个体的发展路径永远具有多样性,鼓励大家“不要被短期挫折束缚”,积极运用校内外资源求职,学院也会为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李兴远老师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分享了研究生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经验。

在座谈交流环节中,毕业生们纷纷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谈方向、谈思考。有人分享了从工科跨考到地理学科的求职经历,有人讲述了“从就业倒推升学”的理性选择,也有同学表达了对教师、公务员、城市规划等方向的探索与期待。同学们普遍认为,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提前规划、拓展信息渠道、理性选择尤为重要。“找工作不能只依赖校内资源,想去哪里发展,就应搜寻当地高校与机构的招聘信息。”李楠建议大家积极关注各地高校就业信息网与人才招聘平台,提升岗位匹配度和信息获取效率。

此次座谈会不仅为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未来,资源环境学院将持续搭建多元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主动求变,提升学院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