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第七届全国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举办

2025-08-29

2025年8月23-25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七届全国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顺利召开。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和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承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协办。会议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系统治理:面向‘双碳’目标的资源流动重构与生态文明协同增效”为主题,深入探讨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在支撑国家资源安全与“双碳”战略中的应用与发展。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8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石兆俊研究员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封志明研究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李育教授以及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专委会主任邓祥征教授分别致辞。封志明理事长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本届年会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极具时代性与前瞻性,并呼吁打破数据壁垒、深化区域协调、推动技术落地,共同应对全球资源供应链风险与不确定性挑战,为实现资源高效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学会力量。李育院长代表兰州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强调在全球变暖与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自然资源与地理学科应加强融合,服务国家大局,推动学科繁荣与创新。邓祥征主任回顾了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与学科贡献,倡议学者们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共同推动资源管理系统化、智能化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

封志明 研究员

李育 教授

邓祥征教授

主旨报告环节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邓祥征教授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刚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陈发虎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吴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封志明研究员和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邓祥征教授4位专家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陈发虎 院士

陈发虎院士以“史前人类定居高原与资源利用”为题,围绕人类起源与环境变化、人类扩散与气候变化、人类探索和适应青藏高原三个方面展开主旨报告,并指出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促进因素,是农业技术革新而不是气候变化。

吴刚 研究员

吴刚研究员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探讨了当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强调技术创新与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理解人工智能驱动的管理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提出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封志明 研究员

封志明研究员系统回顾了中国资源科学7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以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为主,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交叉性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他重点介绍了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推动下,资源科学在理论构建、学科体系形成与国家战略服务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并展望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科学的未来方向。

邓祥征 教授

邓祥征教授系统阐述了农业系统非碳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驱动因素及多尺度减排路径。他指出,农业减排须兼顾粮食安全与生态效益,需采取“点-线-面”协同的系统治理策略,包括优化种植布局、调整膳食结构及推行区域差异化政策,以实现农业绿色转型与国家“双碳”目标的有效对接。

会议还围绕“城市更新与低碳建筑”与“农食系统资源管理与政策”两大前沿主题举办特邀专家报告会,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科技处处长张力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育处处长王振波研究员主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艳峰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崴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真教授和山东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钟洪麟教授作特邀报告,内容兼顾技术探索与政策思考,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活力。

张力小 教授

王振波 研究员

刘艳峰 教授

杨崴 教授

王 真 教授

钟洪麟 教授

圆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赋能资源流动与管理”及“与期刊编辑面对面”两大议题,分别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子龙教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代涛研究员主持。山东大学李佳硕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贵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卓拉研究员、河南大学崔耀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敏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汪鹏研究员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Nature出版集团刘波,Journalof Industrial Ecology共同主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朱俊明,Journal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副主编、北京林业大学于畅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副主任、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期刊负责人张春丽和《资源与产业》编辑部段丽萍老师等资深编辑与专家就学术出版与论文撰写与观众交流,为青年学者提供宝贵建议。两场圆桌论坛讨论气氛热烈,有效促进了学界与出版界的对话,推动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此次学术年会设置了8个专题论坛,主题分别为“粮食安全与食物系统绿色营养可持续转型”“关键矿产与战略新兴产业链安全与管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风光能源与生物资源管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建成环境可持续发展”“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关联关系”“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战略资源供应链与通道安全”和“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与西部资源环境管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的9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资源流动与管理的前沿进展,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蔡国田研究员

刘 刚 教授

8月25日下午举行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心主任蔡国田研究员主持。张子龙教授对分会场进行总结,并高度评价会议报告质量。经过专家评审,10位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获得第七届全国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学术年会“优秀青年报告奖”。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刚教授代表专委会致闭幕辞,对会议承办方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卓越组织工作表达了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组织周密、服务高效,凝聚了资源环境学院领导、人文地理学学科教师团队的巨大心血,以及30余名志愿者同学的青春热情。最后,刘刚教授主持了年会会旗交接仪式,标志着本届年会圆满闭幕。下一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石金莲教授通过宣传片对北京工商大学进行了生动介绍,并向专家学者发出诚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