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提升大家的学术和职业素养,秦大河院士率领IPCC中国作者团队,将在兰州大学开设“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
课程亮点
内容全面系统:涵盖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观测与模拟、影响评估、适应与减缓策略以及国际气候治理等关键议题,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
多学科交叉:不仅是地学专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也适合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等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过多学科交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球视野。
专业师资团队:授课老师均为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编写和评审的中国主要作者,包括秦大河、张小曳及朴世龙等多位院士和知名学者。
培养综合能力:注重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强化独立思考、表达和团队合作等能力提升,形成具备国际视野、批判精神和多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
![](/__local/1/44/F0/B36AEBF3915FAB888ABD41425B4_23A611ED_11D11.png)
课程简介
本课程立足于全球气候变迁的历史与未来交汇点上,深刻洞察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现象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全球科学界不断深化对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认知,为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的背景下,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共同探索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创新路径,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守护人类的长远福祉与地球家园的未来。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对气候变化知识框架的全面覆盖,以气候变化科学为核心,融合观测与模拟、影响评估、适应策略、减缓措施、国际谈判制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内容,构建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气候变化知识体系。它不仅是地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也是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等专业的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深化理解气候变化复杂性的重要平台。
本课程由参与IPCC评估报告编写与评审的中国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权威教学团队亲自授课,队伍整齐,阵容强大,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最实用的应对策略与最深刻的思想启迪。
本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在于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强化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时代意识,深化对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安全观转型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效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全局观念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激发批判性思维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应对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授课团队
![](/__local/5/16/F8/6F73E5E5A8CACEAFB133DA0BC73_851F64A3_17937A.jpg)
![](/__local/6/71/CB/D05EB026F801AA3AE697D278680_75E88AFC_E437E.jpg)
选课时间:补退选(第一阶段):2025年2月17日~2月21日,
*所有课程均可选可删,先选先得,选满为止